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但是,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距西方制造业强国仍有较大差距。首先,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在能源强度明显下降的同时,2015年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较2010年增加了2.45倍,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接近50%;其次,制造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增加,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在钢铁、水泥、化肥等产品稳居世界第一的同时,大量资源被消耗,部分资源已经严重受制于国外;再次,整体技术水平依然落后,核心技术明显短缺;最后,在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一线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改善缓慢。
可以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阻碍频现,任重道远。早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各方一直在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进行争论,而其中绝大多数概念都在同等重要性条件下强调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协调和谐。对此,我国政府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远瞩地将此概念应用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中,提出要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促进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这是机械制造业形成比较独立完整体系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主要以委托代加工制造(OEM)的形式存在;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机械制造业中以运输机械(如汽车)和工程机械(如旋挖钻机)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迅猛发展时期,表现为研发设计(ODM)为主;第三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明显上升,表现为自主品牌(OBM)的特征。
但是高新技术产品缺乏自身技术、制造业仍然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道路,产业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足。以山东省地质探矿机械厂为例,这是一家经历过以上三个发展阶段的老厂。该厂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路程。这家老厂属国有性质,在计划经济年代,生产任务和销售全靠国家调配,以OEM的形式生存,不愁没有市场;改革开发后,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该厂的研发技术开始走向前台,即以ODM的形式研发设计生产,当时的主要研发产品有各种地质钻探用设备(如65、70、75、89)、钻杆、水井型钻机、打捞工具、旋挖钻机、工程钻机(如YGF冲击反循环15、25型工程钻机)等;现如今,在 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该厂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创立了自己的“泰山”品牌,并在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一)发展模式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依靠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成本以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势得到了高速地发展和巨大的成就。建立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工业生产体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机械制造业是建立在“高投入、高耗能、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发展模式上,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一方面,各种资源能源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瓶颈约束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能源资源的消耗和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近年来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导致大量结构性矛盾积累。
(二)要素的投入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要素投入结构主要指助推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劳动、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等多种要素之间的比例结构,反映了制造业增长方式的差异。我国机械制造业要素投入结构主要表现在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对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对制造业贡献率较低。长期以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增长是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大量物质消耗投入推动,劳动者素质低下、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使得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中沦为低端。山东省地质探矿机械厂尽管不是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但自主创新的能力尚待大力加强。
(三)形势的发展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2008年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和“新常态”下经济调整期的出现,使得全球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链的战争时代,同样也使得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同时也给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该怎样转型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我国机械制造业受到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而呈现出的市场疲软现象,对我国机械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课题:调整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走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严峻的经济形势给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实施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行业的活力和后劲,推动机械制造业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富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机械制造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同时机械行业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期,暴露了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研发平台建设能力和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主要靠模仿和拿来主义,造成低质低效产品进入市场,导致设备保有量和低端产能出现过剩的局面。与此对应的是,跨国企业却在高端产品小容量市场掘取丰厚利润。在工程机械产能过剩市场形势的倒逼下,转型升级已是行业大势所趋。
因此,实施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实力,是机械行业自我的需要、是经济形势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对钢铁、汽车、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机械制造业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智能化程度高而碳量排放少的新型装备;同时还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同时,随着各个国家对噪声污染、节能技术、废气污染、热排放、漏油等因素的限制标准不断提高,国际贸易门槛也相对提高,要想使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满足国内、国际双重标准要求。
(二)兼并重组力度的加大。由于经济发展持续走低,回暖预期不明,导致一些国际知名机械制造公司被兼并。如朴茨迈斯特、施维英等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收购的对象。随着我国机械制造龙头企业实力的不断提升,其产业规模与营销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自己的产品必须进行质量、效能和技术等的提升。
(三)信息化技术的加深。电子技术、微电脑、传感器、电液伺服与控制系统集成化改造了传统的工程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及辅助管理装备了工程机械制造业,IT网络技术也装备了工程机械的销售与信息传递系统,从而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工程机械行业。新的工程机械产品在工作效率、作业质量、环境保护、操作性能及自动化程度诸方面都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并且在向着进一步的智能化和机器人化方向迈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向纵深发展。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化、人性化的“两化”融合程度正在进一步加深,产品技术要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才能适应未来市场需求。
(四)大、中小型化同步发展。中小型规格产品与大型规格产品同步发展。大中型机械仍然是全球施工机械的主流,为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设备的功率、吨位等指标的上限将不断被突破刷新;与此同时,小型化也成为趋势,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市场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日渐减少,而修缮保护及城市小型工程项目却在增多,各种适应狭窄地段和家庭庭院作业的小型、微型工程机械相继推出并呈上升趋势。
当前,尽管机械制造业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发展速度放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其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机遇,存在着难得的有利因素。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转型升级带来机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表明,在基础设施方面,到2020年我国普通铁路网要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城,国家高速公路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民用航空服务要覆盖全国90%左右的人口。公共服务方面,国家对基本公共服务、基础实施领域和资源环保领域的巨大投资将带动交通运输、供水、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投资需求。在住房建设方面,以农业人口转移、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住房建设投资将保持一定规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力实施,将为以工程机械为主的制造行业送来福音,产品质量的升级改造、产品种类的型号转型,有了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机械制造业走转型升级之路,可谓机会难得。
(二)“一带一路”战略为转型升级带来潜力。“一带一路”涉及大量设施建设,会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生直接拉动。例如东南亚的铁路、公路、港口、电网、油气管线等建设项目;中亚的中吉乌铁路、中塔公路二期以及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D线;东北亚的中俄东线、西线天然气管道;南亚的中巴公路、核电厂、工业园区等,都有大量的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对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向东南亚、中亚及东北亚方向挺进,有利于打破当前机械行业低迷状况,为转型升级带来巨大发展潜力。
(三)科技的投入为转型升级带来活力。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形势较为低迷。在此氛围下,行业内企业普遍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方式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摆脱同质化困境,以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这一情况客观推动了我国工程机械技术水平的提升,自主品牌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专家殷醒民教授指出:2017年之前,我国经济将一直处在调整期,2017年以后,有望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因此,要想通过调整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并为将来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期做好储备,就需要承受经济增长适度放慢的代价。在这个调整时期,机械制造行业应该走好转型升级的以下途径。
(一)实现产品性能的节能环保。据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2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39.7%。其中京津冀地区城市超标天数比例最高,达68.5%,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我国工程机械设备行业的污染比重较大。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此前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设工地”,工程建设带动着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然而,我国有关工程机械产品排放的要求一直比较宽松,这使得市场上充斥着大量高排放产品,已经成为了环境的沉重负担。因此,业内呼吁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走节能环保之路。同时,《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也显示了工业节能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国家提出的严格要求也使得工程机械企业不得不将节能环保置于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
无论是从减轻环境负。